艾灸为什么要选用陈艾?你真的知道吗....
来源: | 作者:沁园春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06 | 123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“我们的艾条是七年陈艾”

“我们的艾条是十年陈艾”

……

卖艾条,好像是卖古董!

年头越久越贵!


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,行气活血,驱寒除湿等效果。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,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,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,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。


好艾,可以让艾灸效果事半功倍,劣质的艾甚至可能损害身体健康。



那么,今天就重点跟大家聊聊“艾”:


艾,真的是越陈越好吗?


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。古籍中有记载,“入药用新,灸火用陈”。说得很明白,入药要用生艾,艾灸要用陈艾。


陈艾制成的艾绒,油烟小、燃烧的灰烬不易脱落、气味清香适宜、颜色为金黄色、渗透力较强、热量适宜、易为人体吸收。


历代医家也都强调艾灸要用陈艾,这在很多医书中都有记载:


唐代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有介绍,“凡用艾叶,须用陈久者,治令细软,谓之熟艾。”

宋代苏颂在《本草图经》记载:艾叶...经陈久者方可使用;


也就是说,艾绒要用陈旧的艾叶来制作。


但是,陈艾并不是越陈越好。


古书《孟子.离娄篇》中有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的说法,说明古人只对三年陈艾绒的质量作出了肯定,并未讲越陈越好.....为什么偏偏是三年?其中深意很值得体会。


事实上,存放满1年的艾,已达到可用标准了;3年陈蕲艾,含挥发油适中,燃烧缓慢,火力温和,艾灰不易脱落,已为上品;而7年及以上的陈艾,不谈损耗,光仓储成本,就需要很多费用,市面上几乎没有,且经过7年以上的时间,艾叶挥发油散发殆尽,基本已没有药用价值。


如果,有人向你推销七年陈艾、十年陈艾,而且价格不菲,真假大家可以自行判断!


陈艾新艾如何分辨


很多人在购买艾条的时候都在烦恼一个问题,那就是怎么才能保证自己选择的这个艾条是三年陈艾制成的呢?


首先我们先明白一个概念:


三年陈艾指的是保存三年以上的艾叶,用三年陈艾叶制成的艾制品就是三年陈艾制品。在这里,要跟大家提个醒,三年,指的是晒干后的艾叶阴存的3年,有一些“聪明”的商家偷换概念,所谓的“三年陈艾”,竟然是这样计算的:种植一年,存放一年,第三年加工制成艾条艾柱!咱们的用户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!


新艾指艾草采收晾晒到顾客购买使用艾绒艾条时间短,一般是当年所采摘的艾叶。


那如何分辨呢?


第一:闻气味三年陈艾制做的艾绒气味并不强烈,新艾制做的艾绒气味很浓,比较刺鼻子,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艾绒散发的香味不强烈就认为质量不好,相反,气味很浓的才是应当拒绝使用的。


第二:看色泽三年陈艾制做的艾绒颜色发黄,类似干燥的黄土,而新艾制做的艾绒则黄中夹杂浅绿,尤其是当年的艾叶做的艾绒,绿色就多一些。


第三:艾绒的燃烧情况三年陈艾制做的艾绒因为无杂质燃烧速度比较快,在燃烧过程中艾灰不会飘落,烧完后的艾灰形状固定,将艾灰捏碎,手感细腻,无颗粒,颜色为灰白色。新艾制做的艾绒燃烧时烟很大,发黑,并且有响声,这是因为其中的杂质燃烧时发生爆裂发出的声音,烧完后灰烬形状会不规则,中间的灰也不白,偏黑。


以上说了那么多,不知道您对“艾”是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?扔掉手中的假艾条,理性选购,做健康的养生!


沁园春一直以“弘扬中医文化、打造国民健康”为己任,从采摘地选择到存储到加工,无不严格要求。


采摘


古代医者深信,药有灵气,故采摘时,应讲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才能“不落埃没,不损疗极”,保持药效的最佳状态。


沁园春把艾草采摘地选择在了湖北安陆地区,这里处于北纬30度,是和蕲春地区同属于大别山脉,自李时珍时代起,就被誉为是艾草的道产地区。这里独特的气候及地理环境,非常适合野生艾草的生长。


沁园春每年始终保持着在端午前采摘野生艾草的习惯,这样野生艾草生长周期长,更能保持艾草的药性。


存储


在艾草存储环节,沁园春通过8次手工筛选艾叶,严格挑除桔梗杂质,之后艾叶要放在阳光下暴晒,使其完全干燥以后,按照高于同行的存储标准进行3-5年密封储存。


加工


在加工制绒上,从开始制作艾绒到成品整个流程有提纯、分选、净化、加工、质检等30多道程序,并且在制绒技术上,独创了揉捻制绒,申请了国家专利,保证了每一个出厂的艾制品含绒量多,艾绒细腻,从而造就了沁园春在行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

健康不仅是对个人负责,而且是对家人负责。

无论你已经站在什么样的高度,收获多少、付出多少,最终都要以健康作为衡量标准。

人生下半场,千万不要让健康离你远去!

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!

以灸为养 健在沁园春!